护坡砖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处理、混合搅拌、成型、养护、质检及包装等环节,具体如下:
1. 原材料准备
护坡砖通常以水泥、骨料(砂、碎石)、工业废渣(如粉煤灰)及外加剂为主要原料。首先需对原材料进行筛选、清洗和破碎处理,确保骨料粒径符合要求(一般≤5mm),粉煤灰等需研磨至细度达标。原料按配比称重,水泥占比约10%-15%,骨料占70%-80%,辅以增强剂或减水剂提升性能。
2. 混合搅拌
将处理后的原料投入强制式搅拌机,加水充分搅拌(水灰比约0.3-0.4),形成均匀的干硬性混凝土。此阶段需控制混合时间(3-5分钟)及含水率,避免结团或过湿。
3. 成型工艺
混合料输送至液压压砖机或振动成型机,通过高压(15-30MPa)压实或高频振动密实成型。模具根据砖型需求设计,常见六边形、连锁型等结构,确保砖体孔隙率≤5%,抗压强度≥30MPa。
4. 养护处理
成型砖坯送入养护窑,采用蒸汽养护(温度60-80℃,湿度≥90%)或自然养护(覆盖薄膜洒水)。蒸汽养护周期约24-48小时,使水泥充分水化,强度达标后脱模;自然养护需持续7-14天。
5. 质检与包装
养护后砖体需通过抗压强度测试(抽样检测)、尺寸偏差检查(误差≤2mm)及外观验收(无裂纹、缺角)。合格品采用防震托盘捆扎,覆盖防潮膜,标注生产批次及强度等级。
该流程注重资源循环利用(废渣掺量可达30%以上),兼顾环保与成本控制,成品具备抗冻融(冻融循环≥50次)、耐冲刷等特性,适用于河道、边坡等工程防护。

上一条:墙体砖橡胶的硫化工艺有什么作用?
下一条:墙体砖的耐候性体现在哪些方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