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坡砖铺设前基层处理注意事项
护坡砖铺设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,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:
1. 基层清理与整平
施工前需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、植被、腐殖土及松散土层,避免有机物腐烂后导致基层沉降。对凹凸不平区域进行挖填处理,确保整体平整度,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为2%-5%),以便排水。必要时采用机械或人工整平,并用水平仪检测误差(一般≤3cm)。
2. 密实度与承载力控制
基层需分层压实(每层厚度≤30cm),采用压路机或夯实机逐层碾压,密实度应达90%以上。若为回填土,需选择黏土或砂砾土,避免使用膨胀土或冻土。对于软弱地基,可换填碎石或灰土,并加入水泥(3%-5%)提升强度,确保承载力≥150kPa。
3. 排水系统设置
基层需预设排水盲沟或铺设透水土工布,防止积水渗透软化地基。坡面纵向间隔5-10m设置排水沟,横向坡度宜≥2%。多雨地区可加设PVC排水管(直径10-15cm),外包滤水层,避免水流冲刷基层。
4. 防冻与防渗处理
寒冷地区需在基层下铺设30-50cm厚的砂石防冻层,防止冻胀破坏。湿润区域应增设复合土工膜或沥青防水层,搭接宽度≥10cm,接缝处需密封处理。
5. 材料与工艺适配
基层材料宜选用级配砂石(粒径≤4cm)或C15素混凝土,厚度根据荷载设计(通常20-30cm)。碾压后需洒水养护3-7天,避免干缩裂缝。施工中需预留伸缩缝(间距4-6m,宽2cm),填充沥青麻丝。
6. 质量检测验收
压实后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密实度,核子密度仪抽检率≥5%。平整度用3m直尺测量,间隙≤10mm。验收合格后需在48小时内铺砖,防止基层暴露过久受损。
通过规范化的基层处理,可有效提升护坡结构的抗滑移、抗冲刷能力,延长使用寿命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。

上一条:墙体砖的耐候性体现在哪些方面?
下一条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