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知识
河道砖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?
信息来源:www.ahyonggu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10.12

河道砖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、成型、养护及质检四个环节,以下为具体步骤:

1. 原料准备与配比

河道砖以水泥为胶凝材料,搭配骨料(碎石、砂)、工业废渣(粉煤灰、矿渣)及外加剂(减水剂、增强剂)等。原料需经筛选去除杂质,骨料粒径控制在3-8mm以确保密实度。典型配比为水泥15%-25%、骨料60%-70%、废渣10%-15%,水灰比0.4-0.5,外加剂按0.5%-2%添加以提升强度和抗冻性。

2. 混合搅拌

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将原料混合,干料预拌30秒后加水搅拌2-3分钟,确保浆体均匀包裹骨料。部分生产线加入颜料实现彩色砖体,需延长搅拌时间至4-5分钟以保证色泽一致。

3. 成型工艺

主流工艺包括振动加压成型与液压成型:

- 振动成型:将混合料注入模具,通过高频振动(50-60Hz)排除气泡,同时施加10-15MPa压力压实,适用于异形砖及透水砖。

- 液压成型:采用大吨位压机(800-1200吨)以20-30MPa高压压制,砖体密度更高,适用于防洪挡墙等承重场景。成型周期约30-60秒/块。

4. 养护处理

成型后砖坯需静置12-24小时脱模,进入养护阶段:

- 自然养护:在湿度>90%、温度15-25℃环境下洒水养护28天,成本低但周期长。

- 蒸汽养护:采用60-80℃饱和蒸汽养护8-12小时,快速提升早期强度,能耗较高但效率提升3倍。养护后砖体抗压强度需达C30-C40标准(30-40MPa)。

5. 质检与包装

经养护的砖体需通过抗压强度测试、尺寸公差检测(±2mm)、吸水率(<6%)及抗冻融(25次循环无剥落)等测试。合格品采用PE缠绕膜打包,或按工程需求定制木托架运输。

现代生产线多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,原料称量精度达±1%,蒸汽养护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降低能耗30%,废料循环利用率超95%,实现绿色生产。成品广泛应用于河道护坡、生态驳岸等水利工程,兼具结构稳定性与生态透水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