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道砖作为水域周边常用的铺装材料,其防滑性能直接影响行人安全。根据我国《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》(JGJ/T 331-2014)及国际通用标准,河道砖的防滑系数(BPN值)需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安全需求。
一、防滑标准数值
干态环境下:静摩擦系数需≥0.7,对应摆式仪测试BPN值≥65,适用于常规人行步道。
湿态环境下:因水流冲刷易形成湿滑表面,BPN值要求提升至≥75(部分高要求区域需≥85),摩擦系数需≥0.6。在坡度>5%的亲水平台或码头区域,标准可能进一步上浮10%-15%。
二、测试方法差异
- 摆式摩擦仪法:模拟鞋底与地面动态摩擦,国际通用,数据直观。
- 倾斜平台法:通过临界滑移角换算摩擦系数,适用于实验室测试。
- 赤脚防滑测试:针对涉水区域,要求BPN值>40以防止足底打滑。
三、材料工艺影响
1. 表面处理:荔枝面、条纹压槽、粗砂岩质感可提升BPN值15%-30%。
2. 材质选择:烧结砖因微孔结构吸水性优于混凝土砖,湿态防滑表现更优。
3. 釉面处理:哑光防滑釉较亮面釉摩擦系数提高约0.2。
四、应用场景分级
- 普通步道:BPN≥65(干)/≥75(湿)
- 亲水台阶:BPN≥80(湿态强制要求)
- 码头坡道:需通过45°倾斜角测试(摩擦系数≥1.0)
需注意,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地域气候(如多雨地区提高标准)、量(商业区加严10%)等因素动态调整。建议优先选用通过GB/T 4100-2015《陶瓷砖》防滑认证的产品,并定期进行防滑性能检测维护。

上一条:河道砖彩色的褪色速度受什么影响?
下一条:护坡砖的表面光泽度有几种类型?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