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道砖的发光原理主要依托于两类技术:蓄光型发光材料和太阳能LED光源系统,两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夜间或弱光环境下的主动发光功能。
一、蓄光型发光材料技术
这类河道砖的是添加了长余辉发光材料,例如稀土元素的铝酸盐或硅酸盐。其原理基于光致发光效应:
1. 储能阶段:白天或光照充足时,材料中的电子吸收太阳光或人造光源的能量,跃迁至高能态并储存于晶格缺陷中。
2. 发光阶段:环境变暗后,电子逐渐返回基态,释放能量并以可见光形式辐射,可持续发光8-12小时。发光颜色多为蓝绿光(峰值波长约520nm),因其在人眼中敏感度高,且材料稳定性强。
此类砖体无需外部能源,依靠自然光充能即可循环使用。其发光亮度随时间衰减,初期可达2000mcd/m²以上,满足安全引导需求。材料多经包膜处理,具备防水、耐磨特性,适应河道潮湿环境。
二、太阳能-LED集成系统
部分河道砖内置微型光伏组件与LED光源:
1. 能量收集:砖体表面嵌入柔性太阳能电池板,白天转化光能为电能并存储于锂电池中。
2. 智能控制:内置光敏传感器在暗环境自动LED灯珠,部分产品支持RGB调色或动态灯光效果。
3. 结构设计:采用环氧树脂封装,达到IP68防水等级,确保在浸水条件下仍可工作。
技术对比与应用
- 蓄光材料成本低、零维护,但亮度随时间递减;
- 太阳能-LED系统可实现稳定高亮照明,适合需艺术化景观设计的场景,但需定期更换电池。
现代河道砖常将两种技术结合,例如用蓄光材料作基础照明,LED补充重点区域。这类产品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,同时符合绿色建筑理念,成为智慧城市水岸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。

上一条:河道砖商业街的个性化需求有哪些?
下一条:没有了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