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知识
人行道砖透水的排水效率如何衡量?
信息来源:www.ahyonggu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11.17

人行道砖透水的排水效率衡量需综合考虑材料性能、结构设计及实际环境作用,主要通过以下指标和方法评估:

一、渗透系数测定

实验室通过恒定水头或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砖体渗透系数(K值),单位为cm/s,表征材料本身透水能力。依据GB/T 25993-2010,合格透水砖渗透系数需≥1×10⁻²cm/s。测试需注意砖体饱水状态模拟真实使用环境。

二、现场排水速率测试

采用模拟降雨或注水试验,测量单位面积透水路面在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(L/(m²·min)),或记录水位下降速度。该指标反映砖体-基层系统综合排水能力,需考虑基层碎石层(厚度≥20cm)、砂垫层(渗透系数≥10⁻³cm/s)对排水效率的叠加效应。

三、抗堵塞性能评估

通过循环加载泥沙(粒径0.15-0.6mm)测试透水率衰减曲线,对比初始与堵塞后渗透系数。产品堵塞率应≤30%(ASTM C1701标准)。开孔率(15-25%)、孔隙结构(连通孔隙占比>90%)是抗堵关键参数。

四、水力负荷承载能力

结合透水路面坡度(推荐0.5-2%)、降雨强度(重现期2-5年)计算排水容量,要求透水系统排水能力≥设计雨强。例如,暴雨强度50mm/h时,透水路面需在30分钟内排净表面积水。

五、长期性能监测

通过透水衰减系数(年下降率<5%)、冻融循环后渗透保留率(>80%)等指标评估耐久性。实际工程中需定期(2-3年)采用高压冲洗或真空抽吸维护孔隙畅通。

综合来看,透水砖排水效率需从材料特性、系统集成、环境适应性三维度构建评价体系,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性能监测机制,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。